和一位年轻朋友谈写作
作者:喜是(杨明华)
童辉你好!很高兴能够和你交流。
我想对你说的是,你是令我非常钦佩的网络作家之一,很少有人能够像你这样让我如此惊讶于你的文采。但也绝非已经完美。我有一个坏习惯,喜欢“教导”年轻人,但我是好意的。网上人们只是刻意地相互捧场,没有人愿意说实话,希望你能够明白这个道理。我想指出你在写作方面的两个较为突出的问题,也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。
其实你已经非常非常的优秀了,你已经具备了成为文字大家的最为丰厚的条件,但是,我只谈你的缺点。你有一个方面的欠缺,那就是经验。这其实也是每一个年轻人共有的缺憾。经验的欠缺,常常导致文风不实,从而使得自己的文章或诗作没有可读性。年轻人的文学作品大多有两个显著的特点,第一是堆砌词汇,第二是故弄玄虚。你多少也有这方面的问题,只是你的问题要比别人强多了,一般人看不出来。这说明了在你这样的年纪,你的确已经很不简单了。
如果你解决了如上经验问题,你必将是中国文坛上一颗耀眼的新星,这绝对不是夸张。
曾经被马克思誉为“英国杰出的小说家”的查尔斯.狄更斯,一生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著作,比如《雾都孤儿》 、《老古玩店》、《艰难时世》等。但当人们研究这位伟大的文学巨匠的时候,却惊讶地发现,他的所有文学巨著只使用近两百多个常用的词汇,从来不使用偏词、怪词。
在中国历史上,也有很多以朴素文风而千古流芳的文字大家,比如,唐时的白居易,据说他作诗文,常常到乡间邻里读给不同群体的人物听,他要求自己的每一首诗作都能够做到“老妪能解”,才认为自己的诗作成功了。和温庭钧齐名的“花间派”大词人韦庄,其词风婉丽香软却又朴实无华,成为“花间派”最杰出的词人之一。
这说明了什么?说明了一个简单的道理,能够流传于世的好作品一不靠堆砌词汇,二不靠故弄玄虚,靠的是作品所能够表现出的思想。一个人的思想能否引起他人的共鸣,这才是衡量一个人文学作品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,而不是其他。
由此看来,如果一个人的作品能够被大众理解并接受,才能算作是一篇成功的文章,才会有流传于世的可能。如果自己的作品除了自己以外,谁也看不懂;或者,即便是看懂了,也只是靠猜测换来的似“懂”非懂。那么,他的文章一定不会被人们记起,更不会是好文章。
建议你到《精英博客》去看看刘兰生老师的文章,其文章朴实自然中透着功力,相信会对你有所启发。明华的文辞并不及你,但是,我相信自己有能力做一个较好的裁判,这就是我谈了如上观点的原因。
如果明华说得有不到位的地方,敬请原谅!祝愉快!
2011年11月17日
评论